LOT 2024 吴作人(1908~1997) 1933年作 女人体 布面油画
Viewed 1838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47.5×38cm
签名:作人 1933 |来源:黄显之旧藏||一般给吴作人先生的油画艺术进行分期,可以分成三期。前期——1930年代前半期(1930-1937年前后),中期——1930年代后半期至1940年代末的战争年代;后期——50年代至70年代。从后期看,他把创作重点逐渐转向中国画,其中文革十年是文化空白,80年代作油画不多。|他的前期油画包括在欧洲学习时期至回国后在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执教的两年,共约七年间的作品,这是他的油画旺盛期。从体裁和题材来看,是非常多样的,从艺术水平来看,相当成熟。吴作人1934年作品《背》,即为此期作品。吴作人在这个时期,主要通过勤奋的磨练,力图掌握外国的油画技巧,同时适当加以灵活运用,从而取得了丰富多彩的造型手段,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貌。|他把油画这个外国画种的艺术特色掌握到手(包括油画的材料工具性能和尤其所发生的艺术技巧,以及用油画语言表达客观世界的特定审美感应力,也就是把自己培养成本能的用油画家的眼光看到生活的特殊洞察力)。从吴作人的前期油画来看,明显的从他的老师巴斯天教授那里学到了佛兰德斯画派的精华:素描和油画色彩结合的很紧密的手段——明暗层次微妙,色彩透明清澈,通过生动多样的物质感,表现出深沉而浓郁的生活情趣。|巴斯天曾对吴作人讲:“你的油画既不是佛拉芒传统,当然也不是中国画传统,而是充满了你自己的独特个性”。那么什么是吴作人的独特个性?是如何形成的?以他兼备着根深叶茂的中国文化清雅而醇厚的特性,又得广泛的鉴赏了西方艺术盛世的大家名作。正如他自己所说过的:我在这些世界名画签,为之心服神往,可是我当时的内心独白则是‘我绝不被征服’。不被征服的吴作人在几十年的艺术创造上,从纵向到横向,不是泥古,也不是泥洋,而是把中外古今的优点吸取并转化未中国古老文化艺术传统的推荐和孜孜不倦地创造的巨大动力。|他的这种特性已经萌发在他早期油画中,也即巴斯天给予吴作人油画评价的实质。在吴作人前期的油画中,可以看到自十四世纪以来凡艾克兄弟所奠定的北欧油画传统,即经过鲁本斯、哈尔斯、伦勃朗、维米尔等不断丰富起来的那种敏锐而肯定的形象感觉,果断而灵活的笔触和珠玑玉石一般的光彩夺目。|关于吴作人作画的步骤和方法,他最反对的是死描细抠,强调有笔意,但是不主张标榜这样那样的笔法。他有许多画都是一遍画成的。吴作人的油画很讲究用笔的起承转合,在最顺利的情况下,在预先用稀释油色安排好的明暗大调子上(他基本不用木炭在布上勾稿),先画明暗交界线部分。然后转向背光部,随即转向受光部。在处理笔与笔的连接上,竭力做到融合无间而体面分明。|学到家,是在学习外国油画的基础上发扬主观判断力,运用自己的手法,表现自己的意匠,而不是一味随从那个传统格式。吴作人对弗拉芒画派有着自己的看法和选择,例如他对鲁本斯那种豪华的巴洛克风格不是很欣赏。他认为在十七八世纪在北欧流行的那种弗拉芒派静物,过分炫耀富足享乐,格调不高。在油画手法上,吴作人对那种纯客观的所谓“逼真”,实际上是媚俗之作,不予称扬。在这方面,吴作人更着意于凡艾克的像德洛克洛瓦的雄健和夏尔丹的朴素。吴作人的视野很广,他注视着整个油画世界,他受戈雅的影响较多,如以几幅人体作品为例,无论色调的优雅,色泽的滋润、明快,用笔的恣肆而张弛有度,都可以从艺术气质上窥其相似之点。
Preview:
2018年6月13-14日
Address:
北京嘉里大酒店 二层(中国北京朝阳区光华路1号)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