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606 李津(b.1958) 圣·帕特里克节日快乐 纸本彩墨
Viewed 355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38×43.7cm
出版:《墨缘》,天六书房,大阪,第96页 签名:Happy St Patrick's Day 李津||钤印:有心人、李津之印 |大隐隐于市|李津的人情练达| 拍品编号 606-608|“爱吃、爱玩、好酒、爱女人”,这些是从李津作品中可以读出的画家真容。大卫·休谟(David Hume)曾说“精细的感觉是好品味的前提”,李津的艺术却总给人一种粗野拙朴的错觉,仿佛他画不好,又或是故意把画画坏,粗看之下与“好品味”毫不相干,但细细品味,应是大俗即大雅也。|“饮食男女”是李津最重要的系列作品,表现了满足口腹之欲、追求男欢女爱的肉体凡胎,所谓“及时行乐”也即“集食行乐”。本场两件《饮食男女之二》(拍品编号607)《饮食男女之五》(拍品编号608)正是此系列代表。|《饮食男女之二》中,两男两女正面朝向观者,以茄子、鱼串、冬瓜为界区隔四人,身旁的留白被密密麻麻的书法充塞,分“洗刷须知、调剂须知、搭配须知”三个主题。《饮食男女之五》中,男女姿态各异,三人服装均以彩色花卉装饰,围绕着他们的依旧是繁密的书法“独用须知”和莲藕、花、鸟、狗等零碎的动植物。|每个饮食男女面前放置的物品,是他们物质生活的记录,更是精神生活的反映。李津热爱这些“果腹之物”,他细细地品,然后以一种洞察世事、大智若愚的形式进行演绎,笔下的人物继承了传统水墨的造型线条,有时仅以寥寥几笔简单概括,颇具南宋画家梁楷的简笔神韵,而色彩晕染又常常漫出躯线,不拘于形……生活的趣味和市井的俗气自“海上画派”起至关良水墨戏曲人物,再到李津、朱新建等人的新文人画,不同的时代诉说着不同风味。|繁密的书法题字是李津“饮食男女”系列另一重要特点。1989年,李津二度前往西藏,并于拉萨结婚成家,在此期间,他深入研究当地唐卡、壁画和图版经卷等,这些宗教艺术中繁密的图像组合深深地触动了李津,经卷中以经文填满图像背景的形式,在“饮食男女”系列中得到深刻反映。李津曾说:“我的绘画里用的水墨形成的是‘面’,但文字书法是中锋用笔,形成的是‘线’,这会造成一种支撑的结构感,同时也构成一种平衡和稳定”。李津的书法内容几乎全是“菜谱”,这些关于饮食的“经文”,让观者欣赏图像的同时,又加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和趣味感。|“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林”,李津说“在嘈杂的乱世中梳理和反省自己,这才是真本事”,他的画表面上色墨争艳,图文辉映,喧嚣热闹,却暗含了艺术家对生命状态的冷峻思考和反讽姿态“举世皆醉我独醒”。|圣·帕特里克节是西方传统节日,起源于爱尔兰,旨在纪念爱尔兰守护神圣·帕特里克,人们以绿色的“三叶苜蓿”象征基督教义中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概念,如今它已成为欧美国家普遍庆祝的节日,每年三月十七日,参与游行盛会的演员和民众都会穿绿衣、戴绿帽。李津将这一经典的形象嫁接到东方人身上,营造出前所未有的新鲜感。《圣·帕特里克节日快乐》(拍品编号606)中男女都穿上了绿色服饰,连右下角的小狗也不例外,三人的红、蓝、黑色上衣,增强了画面色彩层次感;小狗则纯以黑墨勾勒造型,“虚空”的身体与实感的绿衣形成强烈对比,具有版画的形式意味,右侧眼镜男的“绿帽子”在中国还具有言外之意,画家有意或无意间“一语双关”,是典型的“李津式幽默”。
Preview:
2018年11月16日-18日 9:00-18:00 2018年11月19日 12:00-20:00 2018年11月20日 9:00-18:00
Address:
北京昆仑饭店(北京市朝阳区新源南路2号)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