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1773 清乾隆 錾胎珐琅缠枝花卉纹出戟方瓶 (一对)
Viewed 436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高32.5cm×2
|本品錾胎珐琅和錾花相结合的工艺制作,此种工艺非批量制作,几乎存世的錾胎珐琅没有重复的样式。乾隆时期工艺品制造技术之高超,和乾隆帝好雅慕古之文化内涵。錾胎珐琅是在金属胎上錾出花纹,使纹样轮廓线起凸,在其下陷处填充珐琅药料,经焙烧、磨光、镀金而成呈现宝石镶嵌的效果。此对出戟瓶,錾活匀细,珐琅粘着力较强,代表乾隆一朝铜胎珐琅的顶尖工艺。本品成对保存,两只形制、纹饰、体量一致。四方口,颈部内束,溜肩,长方圆腹,四方足且微外撇。四边轮廓线的颈部、腹部、每个面的中央出戟,并在出戟边缘向内錾刻出几何纹饰,内填深蓝、浅蓝珐琅料。外壁通体錾刻出缠枝莲纹饰,为厚铜胎向内刻出花纹轮廓线,类似与浮雕阳文减地法,减地部分可见明显的刀刻痕迹,并在表面鎏金。肩膀、腹部出戟的两侧饰四朵莲花,有此枝蔓卷曲连绵,交错婉转,盘绕四周,富有装饰性,给人以荣华富贵之感,具有十八世纪西洋巴洛克繁复纹饰的风格,是典型的乾隆宫廷时期之物。设色庄重沉着,配黄、白、浅绿、孔雀蓝、深蓝、红、黑色,且每朵莲花配色不同,是宫廷器物不惜繁琐和时间消耗制作的表现。珐琅呈色纯度很高,纯净而微透,具有乾嘉早期的珐琅料特征。此对錾胎珐琅古朴静穆,气质深幽庄重,但不乏乾隆时期的华贵雍容,富丽堂皇,不亏是红墙黄瓦宫殿之中的宝物。|錾胎珐琅的制作成本高昂,对铜质地要求亦高,所消耗的工时和人力较掐丝珐琅更多,即便是宫廷之中,他的量也不多。錾胎珐琅亦与掐丝珐琅从元代进入中原,自元以来中国制作的錾胎珐琅数量本不多,所见者必为精品。清代此种工艺多见乾隆制作,多为进贡铜胎宫廷或造办处制造,即是宫廷之物,在道光之后基本不再生产。新中国解放后珐琅厂出口的铜胎珐琅有生产过錾刻珐琅器物,但多工艺不精,无法与清代的比拟。与本品类似的工艺可见2016年9月27日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走进养心殿”展览中的一件“鎏金錾胎珐琅花盆”。北京故宫旧藏“清中期 錾胎珐琅缠枝莲纹豆式盒”,著录于《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珐琅器·3》第293页。||来源:|1.2011年伦敦邦瀚斯;|2.底部有收藏编号:K965||参阅:|1. 《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珐琅器·3》第293页,“清中期 錾胎珐琅缠枝莲纹豆式盒”;|2. 2016年9月27日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走进养心殿”展览中的一件“鎏金錾胎珐琅花盆”。
Preview:
2018年12月11日 上午9:00-晚上21:00 2018年12月12日 上午9:00-晚上18:00
Address:
广州东方宾馆会展中心B厅(广州市越秀区流花路120号)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