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5020 明末清初 “用卿”束腰执壶
Viewed 985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高18cm;宽19.5cm
出版:《东方博物》,浙江大学出版社,P75 |宜兴紫砂壶的历史并不算长,自明代中晚期迄今约500年,但由于饮茶法变革所带动的市场需求,明清两代大多数时期紫砂壶的生产均十分兴盛。部分宜兴陶人工艺卓绝,制作精雅,甚获文人喜爱宝藏,使得若干紫砂壶被视同文物般的保存下来。因此,直至今日,偶而可遇数百年前,同出一窑的两件同胞茶壶。或许这是殊途同归的造化姻缘,更重要的是借由两件相同基础的文物比对,可以帮我们印证、求索出若干重要的历史信息。|1995年10月16日,安徽省芜湖市新芜路曾家塘,在地下七八米地基深处的黄泥堆里,一把缺盖、断嘴的紫砂器,脱落的壶底铭文为“壬辰仲秋荆溪惠孟臣制”。胎身呈肝紫色,泥料中还掺以段黄熟料,显得苍然古雅。身筒成上敛下侈的圆柱形,执壶式弯曲把,圈足较浅。出土时壶底已脱落,壶底钤印“壬辰仲秋荆溪惠孟臣制”十字三行印文楷书,此款略有刀修痕,乍看近似刀刻款,实则为木印章。当时曾推测此残壶原型应为三弯长流,壶盖应为盎起的盔形盖或笠帽盖。这个臆测在东瀛回流的“用卿”壶上得到了解答。|东瀛回流“用卿壶”。|由东瀛回流的这件紫砂壶,全器完整。壶底阴刻“乙卯春日陈用卿制”经过详细检视,足可确认是窑后刻款。进一步从刀切面的风化程度判断,刻的操刀时间已逾百年。江户时代中晚期,正是煎茶道风靡日本的黄金年代,煎茶道的奉行者心仪中国文人高士风范,凡是标榜中国的教养和文人趣味。基于这样的背景,此件茶壶极有可能出土后,被辗转流传到日本,并未好事者以篆刀刻上“乙卯春日陈用卿制”。这八个字的间架仍具有典型明末清初紫砂“晋唐风格”的款风,明末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说陈用卿“款仿钟太傅帖意”,显然此壶描刻的底稿有所本,并非恣意凿刻。而这个“乙卯”,应是意指陈用卿还在世的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此两件壶,不论是年代出处,泥料与造工以及成型工法上,均有异曲同工之妙。|参阅:|《紫玉暗香-2008南京博物院紫砂珍品联展》,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孟臣壶与惠孟臣》,《天地方圆》第十八期,1997年|《惠孟臣初考》《荆溪朱泥》,台北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20110年|《日本煎茶道与中国紫砂壶》,《历史文物》第194期,台北历史博物馆,2009年
Preview:
2017年6月1日-2日
Address:
千禧大酒店2层(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7号)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