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0181 徐悲鸿 双马 立轴 设色纸本
Viewed 490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108×56cm
款识:乙亥(1935年)危亡之际,写此聊解忧怀,悲鸿。|钤印:徐悲鸿、实事求是 |说明:附“荣宝斋书画真迹证书”。||骁骑有如此 万里可腾行|—从《双马图》看徐悲鸿艺术人生|中国传统文人画到了清“四王”以后,已入衰退。是徐悲鸿大胆冲破重重束缚,经过卓绝的求索,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揭开了复兴中国画的新时代,奠定了现代美术教育的基础。|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原名寿康。19岁慈父病逝,寿康百感交集,改名为“悲鸿”。鸿是一种大鸟,他希望能像大鸟一样高飞。从此“悲鸿”两字成了画家一生的预言和写照:以情待人,胸怀大志。|1915年夏天,徐悲鸿来到了上海。当时审美馆的高剑父和高奇峰看到徐悲鸿画的马图,盛赞道:“虽古之韩干,无以过之。”并为画家公开发表了第一张画马图。1917年在名流康有为的影响和劝说下,徐悲鸿东渡日本学习美术。半年后,应蔡元培的约请,任北大画法研究会导师。第二年在蔡元培的帮助下,大师先后在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德国柏林,进行长达八年的学习创作留学生涯。在法国,他常去马场速写,并积稿盈千。这为他后来画马打下坚实的基础。1925年徐悲鸿回到上海,立马举办个人画展。康有为称赞道:“精深华妙,隐秀雄奇,独步中国,无以为偶。”同年,北平大学又聘请徐悲鸿任艺术学院院长。从此,徐悲鸿成了中国画坛一代领袖。|在北平,大师独具慧眼,被郭沫若称誉画坛的南北二石(齐白石和傅抱石)曾先后得到徐悲鸿的扶持和帮助。大师不怕世俗非议,三顾茅庐,毅然把67岁的齐白石请到北平当教授,并亲自驾车接送陪同齐白石讲课。1931年7月,徐悲鸿赴庐山写生,途经南昌。当时失业在家的傅抱石,带上自己的作品拜访了徐悲鸿。悲鸿兴奋不已,大加赞许,并帮助傅抱石留学日本。|此幅《双马图》,是画家1935年创作的精品之作。在笔墨运用上,画家把写意风格的技巧推到前无古人的极致。画家运用酣畅奔放的墨色渲染头、颈、胸、腿的部位,又以干枯笔法扫出鬃尾。马头仅用一根轮廓线,留一道空白表现高光,具有强大的冲击力。而马腿犹如钢刀,鬃尾富有动感,使整个画面浑然天成,富有立体感。|徐悲鸿曾经讲过:马蹄比女人的高跟鞋还难画,那是因为它是力量和重心所在。在这里,除了画家的功夫外,最重要的是画家在马上倾注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反映了画家的个性。悲鸿的马始终备受人们喜爱,原因就在于马的身上所体现的奔放处不狂狷,精微处不琐屑。气势磅礴,神形具足。马在中国人心目中是人才的象征。徐悲鸿笔下的马没有马鞍,没有羁绊,没有骑人。画家笔下的马是觉醒的自由之神,是民族奋进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之魂。
Preview:
2017年6月8日-9日
Address:
济南喜来登酒店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龙奥北路8号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