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0911 清康熙 豇豆红釉镗锣洗
Viewed 2397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直径11.5cm
「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本品呈镗锣式,敛口,矮扁腹,浅圈足,器型饱满亦不失灵巧之姿。内壁、外底部施白釉,略泛淡青色,外施豇豆红釉,娇艳粉嫩,釉面光洁明亮,玻璃质感强,绿色苔点浓淡相宜。外底心书有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字体俊秀,布局疏朗。豇豆红创烧于康熙时期,是清代单色釉中的名品。倍受历代藏家珍视,此件拍品曾被从丛衍;ESKENAZI,马前特等名家递藏,并经多次展览、著录,更显珍贵。|《饮流斋说瓷》中称「美人霁佳处在于淡红中显鲜红色与茶褐色之点,背光则显绿色」,这种豇豆红釉仅限于太白尊、菊瓣瓶、柳叶瓶、莱菔尊、蟠螭瓶、印泥盒、镗锣洗、苹果尊等小件器物,以文房用具为主。釉色有上下高低之分:上乘者名「大红袍」或「正红」,通体一致,鲜艳明快,没有瑕疵;略次为釉色如豇豆,有深浅不等的斑点及绿苔,称「美人醉」或「美人霁」;色调较浅为「娃娃面」或「桃花片」。此镗锣洗无论从造型、品相、发色均堪称同类器形中的上品。|豇豆红釉烧造难度很大,专供宫廷御用,因此极为珍稀。康熙朝豇豆红制器,常为八件一套,为皇帝御制文房用品。若色美者成套陈设,颇感震憾,其地位之高不亚于同时期诞生的珐琅彩器。历史地位非同凡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不重视清代收藏的日本藏家亦将其视为珍宝,称其为桃花面的传说。||来源|ESKENAZI旧藏|赵从衍旧藏|马前特旧藏|1987年5月19日香港苏富比lot.292 ||展览|1973年11月至1974年2月 华光草堂珍藏清代瓷器展览 编号10;1978年1月至3月香港艺术博物馆 赵从衍家族基金会藏明清瓷器展 编号53;1977年8月2日至10月4日明清一色釉瓷 敏求精舍・香港市政局联合主办展览 编号11; 2012年 伦敦MARCHAMT展览 编号12||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颜色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9年,页22,图19|《清代瓷器赏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94年,页68,图69
Preview:
2017年6月23日-25日 上午10:00-下午20:00
Address:
厦门瑞颐大酒店A厅、B厅 厦门市思明区鹭江道12号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