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80 清康熙 五彩《凤仪亭》人物故事图小棒槌瓶
Viewed 753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高25cm
品相:品相基本良好,圈足小磕。
来源:河北户出
著名戏曲、俗文学研究专家曾永义曾说:“民间故事孳乳延展的因素,有两个来源—文人学士的赋咏和议论;庶民百姓的说唱和夸饰。”在源远流长的三国文化中便能看到这两条路线的不断交错而行。
本瓶上所绘是《三国演义》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的情节。画中可见董卓在撞破奸情后大为火光,将吕布的招牌兵器方天画戟高举过头,作势欲刺。画师细致的描绘了董卓头戴的金胎文阳,官服胸前的绿团龙蟒和官服下摆的海水江崖。吕布则束发金冠簪雉尾,绛袍似烈火,雾锁绣团花,腰下佩宝剑,红袍露鳞甲。但其面色尴尬,堪堪展臂进行护挡。两位男性均撅臀跳脚,即便一身华服但也完全没有了位居高位的端庄仪表,一怒狂一轻佻的丑态暴露无遗。
深可玩味的是女主角貂蝉,她躲在一旁脸露笑容。这是其内心挑拨董、吕反目计划得逞的戏剧化外露。全画整体是依据文本故事指涉的情节,以视觉语言形式再现语言内容的表达方法,是古代图追随文的文学图像之成功典范。
然而这一早已深入人心的“历史”画面却是经过不断演变后的最终定格,这三人的关系原来并非如此。
貂蝉故事最早见于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三国志·董卓传》,但记载的是:“卓性刚而褊,忿不思难,尝小失意,拔手戟掷布。布拳捷避之,为卓顾谢,卓意亦解。由是阴怨卓。卓常使布守中阁,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此文本中董卓拔手戟掷吕布是因其脾气暴躁,常因小事便对吕布发飙,与奸情无涉,而吕布与董卓侍婢私通则是发生在掷戟事件之后。
在元代,三国故事伴随着“说话”流传开来,民间开始有“说三分”的艺人出现。在此时,貂蝉和吕布本是夫妻,因战乱失散,后王允用计将貂蝉送入太师府,董卓将貂蝉据为己有,吕布大怒,乘董卓酒醉,将其杀死。在这个版本中吕布是一个渴望夫妻团圆的俊勇丈夫形象。
到了明代我们熟知的版本才最终定型。吕布的英俊虽继续得以保留但却演变为好色贪财的形象,这一演变与吕布三换其主,有失忠义相关,是作为对比衬托刘备集团尤其是关羽形象而存在的反面教材。
至康熙时期,五彩人物瓷画大盛,这时的精致作品工细精丽,秀美隽永,并因有文人参与烧制故在取材、布局以及笔法等方面都超越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如中贸圣佳的这只五彩吕布戏貂蝉图小棒槌瓶颈部便以黑彩画墨竹几枝,在热闹的红男绿女场面里流露了一丝淡雅的文人画趣味。
从人性角度看,凤仪亭的故事涉及男欢女爱、老夫少妻、捉奸、美人计、父子(吕布为董卓义子)相残,这诸多在封建保守社会禁忌良多的话题得以借历史故事之机“浮出水面”,清初士大夫身上传统的非礼勿视枷锁在此时得到了短暂的松绑。
从政治角度来看,在此明朝亡国未久清初政权初定的特殊历史节点,忠义与富贵也是汉族知识分子面临的选择难题,情与忠能否两全是他们在隐秘压抑处需经受的心理拷问。凤仪亭五彩瓷画由此带出的文化隐含由此更具深度,是康熙时代一抹难得的桃红之色。
Preview:
2022年08月10日-08月11日
Address:
圣佳艺术空间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76号尚古国际LG层北区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