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8021 张恩利(b.1965) 2006年作 室内 布面油画
Viewed 3002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150×150cm
出版《视觉生产》Vol.3,《视觉生产》编辑部,2007,p.150。 签名:06 恩利;室内 06年 张恩利(背面) 我在生活中不断寻找最“普通”的东西,这些东西成为我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张恩利张恩利的创作在九十年代聚焦周遭情绪饱满的众生相,那个时代里的平凡人物是他的笔下常客。千禧年后,“容器”是他作品的主要内容,对象均选自他的成长轨迹或生活里的记忆,带有另一角度的肖像意义。再到近年他用更为直接的绘画语言转化对日常物质性的凝视,创作出改变室内环境的全尺寸浸入式装置艺术“空间绘画”等系列。人物肖像、静物、空间绘画三个创作阶段的绘画主题都源自张恩利非常熟悉甚至不起眼的日常生活片段,他在不断寻找最“普通”的东西来饰演作品重要的构成部件,以期将观者引入和参与到他的作品中。《室内》属于介乎于静物及空间绘画的主题之间,这一“容器”的描绘,为张恩利在“空间绘画”系列把透视表现手段和绘画内容结合为一个整体提供了过渡积累。张恩利的空间绘画源于一次自己的搬家经历,人去屋空,留下的是伤感的情绪和时间的印迹,而这些痕迹在画布上呈现的是一种时空的置换。当这些印迹在一个真实空间中被借用,则会发生比真实在场更强烈的情感共鸣。作品《室内》中的透视法是最大的看点,表现手法和画面内容成为一个整体。张恩利受阿尔贝托·贾科梅蒂绘画的透视影响,后又重新解读,认为透视在以往的经验中,只是绘画的辅助角色。而透视从绘画手段变成了画面形式语言,显得逼真而具有冷抽象的形式感。张恩利曾说喜爱看大师作品的“草图”,其不精心而留下来的错误部分,成了他借鉴的第一手资料。他作画方式多样,构建草图,实物写生,有时利用照片和打印图片等,在一些作品中会构建格子,完成时有意把这些用于放大的格子继续保留下来,试图告诉观者他的绘画过程。走近《室内》,可以看出张恩利首先在画布上直接起稿,而后再用正确的颜色调整,这样便有了“草图”的假象,同时这些痕迹成为了画面“笔触”的一部分。他认为当错误成为一种阐述方法时,观者会不断推测那些画错部分的原因。合理的错误变得有效,也使肯定变得复杂,这种有存在价值的“草图”,成为他画面的独到之处。而《室内》在画面中留出大面积的画布,所借鉴的是“中国式”留白。张恩利也会把油画笔当做毛笔使用,把油画颜色调的稀薄、透明度高。这些方法的积累都使他的系列作品更加明确。因为工作室窗户比较少,张恩利通常靠人造光源作画。对一个艺术家而言,这种缺少自然光线的环境对创作极为不利,但他却将这种空间缺陷转化为了自己的优势。在这件作品中,张恩利有意识地将绘画性和想象力结合起来,墙角的线条用浅淡的灰色画出,地面用稀薄的灰绿油彩利落铺开,画布上甚至留有松节油淌下的痕迹,吊灯与地面倒影相互对应,使画面构图更多元。人造氛围是他作品的又一灵感之源,光线渗透在画布中,灯泡与吊灯都模模糊糊地闪着光芒,好像光线的气氛浓厚而富有触感。张恩利把绘画投向空间后,空间成为了绘画存在的媒介,画的空间没有任何庄严与亮丽,他们只是伤痕累累的陈年旧屋,蹩脚的浴室和废气的小便池,甚至空的舞厅,从城市的喧嚣中,张恩利将形式与环境从那些被遗忘的角落中提炼出来。《室内》省去了静物和家具,这些由轮廓、留白的墙面和地板上的光影组成的东西。这些痕迹只是存在而已,却并没有任何说明,它们只是暗示了一个等待填充并增添细节的而已。
Preview:
2020年12月2日-4日
Address:
北京金茂万丽酒店一层大堂、 三层金茂大宴会厅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