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8041 沈勤(b.1958) 2014年作 蓝 设色纸本
Viewed 184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137×34cm
签名:勤 钤印:沈 对于颜色我对湖蓝、宝石翠绿、玫红这几种颜色比较偏爱。湖蓝它稍微带了点绿,让人不会感到绝望。——沈勤沈勤在中国美术界是一个独特的人。85美术新潮时期因其绘画创作的突出表现,被誉为水墨革新的代表之一,与谷文达一起被誉为抽象水墨的两大干将,震动美术界的同时,也影响了一大批后来的年轻艺术家。在1992年“后89’中国现代艺术展”上,沈勤还是中国画单元最受瞩目的一员,参展艺术家包括曾梵志、张晓刚、方力钧,真正用传统水墨方式创作的只有他一个。90年代后,沈勤慢慢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跟随妻子回到石家庄,开始了买菜、带娃的“现代隐居”生活。直到2006年,沈勤带着他的新作“田”“园”系列回归大众视野。一直关注沈勤的栗宪庭发现:“他的功夫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到这时,人们才发现,他的创作一直没有没有停下。他说:“该扔的东西都扔干净了,画面更加纯粹。”早期画中的园林还能看到山石、树木、房屋,之后便只剩下水墨与线条。“最后就一根线,可能连线条的完整逻辑都去掉了,后面就是水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与超现实主义对沈勤的影响是深远的。“净界系列”、“三峡系列”,是依靠“染”的手法、彩墨的浓淡、宣纸的肌理效果表现杳无人烟的自然山色。这两个系列的最大特色是起于虚淡磅礴的山势,止于一道大胆、清爽的留白,且整幅作品仅仅由湖蓝色完成。沈勤无法忍受山水画出现几种色彩糊在一起的胶着感,且他认为“湖蓝它稍微带了点绿,让人不会感到绝望。。”《蓝》即是系列的延续作品其中一作,两边山色由浅而深地层层罩染而成。沈勤对于山的边线处理轻松,追求墨之所至的自然晕染。山水画的立体化,早在张大千、傅抱石,岭南画派的陈金章等钧可见端倪,而沈勤在他的山水中更为明确这一样。另外,这种干净利落的画面气氛不仅让人联想到吴冠中说到的形式美,两者相似而不相同。吴冠中的形式美追求的是主观与客观一线牵连的“客观”部分,而沈勤的水墨则是重视与客观一线牵连的“主观”部分,换而言之,沈勤看似写实的水墨是借助部分现实实体反映自身的精神世界,一种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视点,其水墨精神的源头是中国文化。或许对于沈勤来说,“外师造化”只是一种方法,他并不执著于客观本身,“中得心源”才是他的真正目的。沈勤水墨试验的多样,来自他感觉的多样,无论是沉静、祥和,还是忧虑,都来自他的生存感觉,有感而发。不像现在“中国画”界翻来覆去变化不同的构图,画的却是同一种题材,同一种人物,同一个山头,只要有人买,就不断地制造,论尺寸、论名气和头衔,唯独不论有没有感觉。本来以自尊、清高自诩的文人画,在走穴、表演、制造的风气中,堕落成媚俗的把戏,也彻底背离了文人独立、自尊的精神。正是从这种意义上,我推崇沈勤的作品。——栗宪庭沈勤另外的实验,大多强调对自己感觉的意象化处理,如一些古陶瓷诸如小碗,花瓶等小件器皿,这类作品以大面积的灰色为背景,不强调空间的现实感觉。留出的空白器皿,其边缘线也并不十分强调。与古董商鉴定家追求确定性相反,古代器皿,对于沈勤只是一种感觉——时间和空间的不确定性和悠远的感觉:虚虚忽忽,若隐若现,不知道年代,也不知道来龙去脉,只是一个古代瓶子,古代小碗,把人的感觉引向遥远的想象中。只有在空白虚忽的器皿上,某个局部会出现很实很装饰化的花纹,给人一点诙谐,把人的感觉稍稍带到此时此地。——栗宪庭
Preview:
2020年12月2日-4日
Address:
北京金茂万丽酒店一层大堂、 三层金茂大宴会厅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